
1.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高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最终消费率从1980年的65.5%下降到2010年的49.1%,下降超过了16个百分点。但从2011年开始,最终消费率出现企稳和逐年回升态势,至2017年达到53.6%。从近五年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,2013年至2017年,最终消费支出的年平均贡献率为56.2%,资本形成总额的年平均贡献率为43.8%。其中,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比2012年提高3.9个百分点。今年上半年,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出47.1个百分点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,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,表明消费驱动型发展模式已基本形成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,也充分发挥了消费的“稳定器”和“压舱石”作用。
中国的IT产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,经历了硬件、软件、服务等阶段,尤其是最近十年,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大数据,再到人工智能、区块链,IT技术不断在快速更迭。在这个过程中,有很多企业走向衰落,也有很多企业脱颖而出。作为较早就进入到软件产业的公司,东软之所以能够成功度过不同发展阶段,到今天依然保持稳健发展,一是与我们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和前瞻性的研发投入有关;二是我们始终沿着社会发展的方向,耐心等待机会到来。这份耐心来自于对未来的信心和准备,就像在黑暗里前行,如果能够看见前面的光亮,就不会有恐惧感,特别是当身上还有足够粮食的时候。
俄联邦安全局退休少将米哈伊洛夫认为,抓获波尔·维兰表明,俄罗斯反间谍机构成功破坏美国情报机构的一次大型行动。他说,美国中情局2018年早些时候曾表示,由于俄罗斯反间谍机构的工作,美国情报部门从自己在莫斯科的线人那里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少,本次间谍事件证明了这一说法。米哈伊洛夫称,俄反间谍机构如果没有嫌犯犯罪的确凿证据,就不可能公开这一消息。美国人之后可能会批评俄侵犯他们公民的权利等,现在要做的就是看美国如何回应。而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切帕则称,美国情报机构未来很可能也以间谍罪拘留并驱逐俄罗斯公民。
责任编辑:张申海外网10月25日电“通俄门”调查再次升级。美国司法部长威廉·巴尔对“通俄门”调查的起源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行政审查。有消息人士本周四(24日)称,美国司法部已将审查改为刑事调查,此举可能引发人们对特朗普正使用政府权力追赶对手的猜测。
在当时,我们相信,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对软件会有大量需求,特别是社会发展需要软件做支撑,所以东软在社会保险、医院运营、电信、国土资源、人口管理、税务、能源等行业解决方案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,进行开发。东软做社保软件的时候,中国还没有社保;做手机上网软件的时候,手机是不可能上网的。我们预先看到新时代即将到来,就在这些当时还遥不可及的领域里投了很多钱,这也是今天东软在许多领域能够拥有很大市场份额的原因。因为东软有大学的DNA,我们对外部世界变化保持敏感,所以能够在风口到来的五六年前就做好准备。
全球大兼并整合不仅仅发生在国内,在行业低谷期,经历了2016年的行业大洗牌后,全球航运企业的收购兼并日趋频繁:马士基合并汉堡南美、赫伯罗特完成收购阿拉伯联合国家轮船、日本三大航运公司合并班轮业务,达飞收购东方海皇等。业界认为,运力过剩的问题将长期存在,提高集中度是大势所趋。穆迪投资近期发布报告指出,2018 年海运业将会继续进行互相并购并抢夺市占率,以解决供给失衡的问题。国际航运咨询机构德鲁里更是提到,到2021年,全球前7大班轮公司将控制全球集装箱船队3/4的运力。